回望深处是久远 | 吕明方《原来的下一站》读后
“我们时常感叹,一些历史正在淡漠和疏远中消散远去。然而,世事沧桑,却总会有一些历史不曾远去,从不曾消散,甚至将永远存在。于是,我们选择了回望。一个个的片段,时时提醒着我们回望。”
这是吕明方先生在随笔集《原来的下一站》自序中的一段话,这本随笔集也是他选择回望的一个个记忆中的片段。合上书,可以感受到那些文字深处仍有余温。
这本随笔小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几个月。期间,时不时会收到吕先生的微信,"你的书评呢”,而且每一次都不忘在后面加一个微笑的表情。每每至此,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复"再给我一点时间”。其实,碎片化的时间总是有的,只是,我想在没有繁杂琐事打扰的时间里,安安静静地写下一点感受。
就这样,一边读书,一边与作者交流,因此有了一种不同寻常地读书体验。
吕明方,H50(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创始主席,方源资本(亚洲)有限公司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曾任上海医药集团董事长、上海实业集团副总裁、执行董事、上海实业控股CEO等职,并曾担任中国化学制药协会副会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上海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等。
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著有《下一站,天后》(上海书店出版社)、《原来》(文汇出版社)、《历史的风车》(学林出版社)、《中国证券潮》(湖南文艺出版社)等作品,随笔集《原来的下一站》2017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与吕先生“相识”,缘于去年一次不曾谋面的会议。当时我以记者身份应邀参会,因会议当天另外有事,只赶上了会议的下半场,而吕先生的演讲是在上半场。
不曾想,第二天即收到身为会议主办方H50创始主席的吕先生的微信,“谢谢你昨日来捧场,忙于会议,照应不周,见谅”。
这多少让我有些意外。
不久后,再次收到吕先生的微信,“听到你朗读的自序了”。那时我的书《遇见创业者》刚刚出版,我在一篇微信文章中朗读了自序。后来,他向我推荐了游读会,一个专注于“原创思想者“的文创平台。
再后来,偶然看到文汇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吕先生的一本随笔集《原来》,封面是很旧的浅棕色,有一种岁月的味道。随手翻看,很惊讶于吕先生回望过往经历的一段段文字,简单、平实、宁静,只言片语中又充满对生命的感怀。
《原来的下一站》是2017年8月出版的吕先生的又一本随笔集,其中收录了部分以前的作品,也增加了一些从未发表过的随笔,味道一如从前。
最近,看到上海财经大学原校长汤云对这本随笔集的一段评述,“现如今商人多如过江之鲫,而亦儒亦商者则寥若晨星,实在难能可贵。”
这也是我一直想请吕先生走进《宁静访谈录》的缘由。
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吕先生的新闻和故事,真伪不知。而让我好奇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著名的文汇报社做记者的他,因什么机缘促进了弃文从商的转变?又如何在波谲云诡的商业世界中,切换自如,保持随时随地的文字思索?
我曾两次计划约访吕先生,第一次收到回复说“很期待面谈但不做采访,因为没啥故事”;第二次他回复“我想慢慢往后退了”。
虽然我的采访计划暂时搁置,但交流从未因此而停止,像极了旧时的“笔友”......
“差不多将近二十年前,我在看一些历史书,于是想到用对话的方式采访中国企业的领先领袖人物,记录人物,记录历史。先后采访完成了三个人,在杂志上陆续发表。可惜,由于工作的变动,这项计划中断了。以后,就再也没可能做下去了,成了一种遗憾。”(选自《当企业可以成为企业史的时候》一文)
看到书中的这段文字,我截图发给吕先生,他回复说那是当年在文汇报工作时的一个计划,只开了一个头,“时间与经历不许可,无问西东了”。
吕先生曾经推荐给我一本书,吴晓波所著《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并鼓励我写一写中国医药领域的这十年。看过这本书,我绝不敢写了,因为医药领域这十年,太过宏大,又充满各种起伏不定,我的认知非常局限,实在难以评述。
我至多只能在与受访者的对话中,记录他们光环背后寂寞与勤奋的故事,折射一点他们与所处时代的关联,留下些许带着温度的文字。
新年前几日,吕先生抵京,刚好有一小段空白时间可以与我面谈。见面时,我脱口而出“吕老师好”,原来,下意识里他首先不是企业家,更似亦师亦友的师长。
我原本想借此机会做一次访谈,不曾想,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跟我聊《宁静访谈录》,询问我关于访谈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毫无保留地讲述了做访谈录的种种,包括发自内心的欢愉、间或的疲惫与困惑,也包括计划中不远的将来。
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感觉像相交已久的老朋友。他专注的聆听和不紧不慢的诚恳建议,让我受教的同时,感觉特别温暖。
最近,常常会收到他转发给我的文章,都是为了我的小目标得以实现供我作参考。
“回忆起来,总有一些朋友,平日联络不多,也没有什么生意上的往来,偶尔会有一个问候的电话或者一封邮件,间隔的时间也许很长,淡淡的,但是却很真诚,很实在,无所企求,尽着力地彼此去做可能做的事,哪怕事儿很小......他们对待人生就像一群固执地农民,埋头田间,默默耕耘,时时刻刻守望着他们心底深处那片诗意盎然的原野。因为,这是他们的根底。”(选自《怀念》一文)
其实,《原来的下一站》这本随笔集收录的文章包罗万象,赵暖先生发表在《浙商国际财经评论》上的书评概括得淋漓尽致:
本书收录的文章大多篇幅不长,但是以小见大,谈家国,论经济,评事功,议人情,赏风月,儒释道医商,万千气象。这本书里,陈寅恪、金岳霖、周有光、饶宗颐、吴敬琏、林毓生、梦参长老、证严法师、戒忍法师、格林伯格、斯坦福夫妇、冯根生、周梦蝶、陈蝶衣、朱哲琴……或是特写,或是印象,或是背影,或是冥想,详略不一,远近各异,都有各自的精彩。当然,人物特写中尤为令人动情的,是作者浸淫数十年的医界中,与之交往的那些浑身散发着温润光泽的老先生,裘沛然、姜春华、张镜人、颜德馨、施维智、周良辅,这些当年海上医学的高峰耸峙,因为作者近距离的接触,医者仁心,春风拂面;君子之德,深为感人。作者万里行路,杭州、北京、重庆、香格里拉、西藏、玉树,东京、京都、箱根、北海道、英伦、布拉格、瑞士、圣彼得堡、纽约、旧金山……吉光片羽,他的世界斑斓多彩,精彩纷呈。
只是,我对书里那些平实的文字中流淌出的简单而又深刻的生命感怀印象尤其深刻,无论回望某一处景致还是某一个人,总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得到。
也许正如吕先生所说,“当内心充满宁静,精神便会打开,生命因此而灵动”(选自《在教堂的聆听》一文)。
回望深处是久远。
《原来的下一站》自序
写在前面的话
————————————————
吕明方
1999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我被派往香港工作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2005年的7月,因为blog的诱惑以及为了与孩子交流的多一个空间,便开始了在spaces.msn.com写博My Wanchai,湾仔(Wanchai)是我居住的港岛的一个地方,历史上是一处海湾,1842年时,皇后大道东就是湾仔最初的沿海街道,后来,陆陆续续的填海出现了如今的庄士顿道、轩尼诗道,一路延展到1997年时出现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My Wanchai断断续续的写了有5年半,起先是公开让他人可以自由登入的,稍后便关闭了外人的进入,想留一个个人的空间。因为这一段缘由,陆陆续续写下了326篇随笔文字,留下了一段过去时光的点滴记忆。其中1/3左右的篇什还被出版了两本随笔小书《下一站,天后》和《原来》。
2008年8月,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随笔小书《下一站,天后》,收录了63篇随笔文字,作为他们“海上文丛”中的一本,借得文丛诸多名家如黄裳、林行止、叶兆言、葛兆光、刘绍铭、傅月庵、钱文忠、沈昌文、陈冠中等等的光芒,这本小书也吸引了一些读者,其中一些文字也被文摘杂志刊选。“海上文丛”的开本我很喜欢,小32开,精装,可随身携带。
2010年1月,文汇出版社出版了又一本随笔小书《原来》,收录了另外的71篇随笔文字。开本依旧。
此后,一些朋友偶尔问及第三本随笔小书何时出版,并幽默的起了书名《如此》。其实,后来因为工作越来越忙碌,感受与思考也越来越碎片化了,未及及时的记下片段,稍后又往往捡拾不起了,随风飘散而去,留下了些许的遗憾,本质上是自己的偷懒懈怠放松了自己。
我的一位香港中文大学的同学看了随笔小书以后,评论说,“随笔是从自已这艘船上放下的锚,钉住了那个场景、那个人与那种心情。船下的人看到的是那根绳,船上的人留住是自己的心。”似乎有些同感。
时光流淌,两本随笔小书早已“销声匿迹”,赵春善和一拨年轻人创业的游读会希望再版,可以给新的读者分享。我便答应了,但转而一想,又开始有些惶恐不安起来,忧虑误人误己。
最终从已经出版的两本随笔小书的134篇中,分别从《下一站,天后》中选取了21篇,从《原来》中选取了41篇,新增了38篇,合共100篇,取名《原来的下一站》,作为过往已经出版的两本随笔小书的链接与不同。人生是一个无法事先安排的旅程,其实又像是一段浓缩的邂逅。转身,也许就找寻不着了。下一站,曾经是原来。
我在想,我们时常感叹,一些历史正在淡漠和疏远中消散远去。然而,世事沧桑,却总会有一些历史从不曾远去,从不曾消散,甚至将永远存在。于是,我们选择了回望。一个个的片段,时时的提醒着我们回望。
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并且警醒自己,不在其巨,而在其细,不在其速,而在其久远。如唐代诗人杜苟鹤《泾溪》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咐时闻说有沉沦。”
写于2017年5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达游读会作者签名书通道
宁静:药学专业,制药/咨询/BD外企多年;热爱写作,出于兴趣创办《宁静访谈录》,讲述医/药人自己的故事。微信:ningjingwriter 邮箱:ningjingfangtanlu@163.com